3月31日上午,党委书记王隆毅率队赴宣汉普光经开区开展校地合作、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军,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静陪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剑,普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柏达,宣汉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小军,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蒲国林陪同。


王隆毅一行先后深入宣汉宏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和美联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各企业发展情况、校企合作和人才需求情况,与企业方围绕用人需求、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岗位契合情况进行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李柏达介绍了普光经开区管委会实施“资源转化+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战略,构建起“2+3”特色产业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当前发展势头。他表示,联合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既是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举措,更是构建现代产业人才高地的关键落子,将为普光经开区打造“千亿园区”注入澎湃动能,未来校地双方将重点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共同构建产教融合人才生态体系。
王隆毅指出,普光经开区依托天然气、锂钾两大万亿级资源,充分发挥省级绿色工业园区优势,加速企业“智改数转”,努力锻造千亿化工新极核,已与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形成我市“三足鼎立”的园区发展态势。本次学习交流不仅是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拓展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务实之举,更是与宣汉县共建平台载体,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战略选择。学校将继续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地方园区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做好服务,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希望与普光经开区产业园以及各方企业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对接,既立足当前为2025届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又着眼长远构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平台等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校与普光经开区管委会现场签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普光经开区内企业作为我校毕业生的优先就业基地,在今后的招聘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校地双方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共同开展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项目化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李青隆,宣汉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松,宣汉县就业局局长陈旭,我校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建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负责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