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达州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与服务效能,7月11日上午,达州市中药材科技特派团团建暨服务阵地建设座谈会在望犀校区稼穑楼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江、市中医药管理局、林业局、科技局等政府部门领导,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一线科技特派员及重点中药材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达州中医药产业振兴大计。

刘江指出,科技特派团是市委、市政府赋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转化科技成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要进一步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力,破解瓶颈,振兴“达州道地药材”品牌,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独特性,深度融合种质保护、标准化种植与产业服务。学校将持续发挥人才和场地优势,全力支持科技特派团的服务阵地建设,倾力打造“达州道地药材协同研究中心”,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高效服务科技特派团的技术攻关工作,为企业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平台。
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曾小川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成果,强调政府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支持特派团建设和服务阵地完善,要求各方聚焦“资源高效利用、品质提升、全链构建、服务赋能”四大核心任务,合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达州市中药材科技特派团团长于长春在会上系统分析了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剖析了从种植、加工到质量控制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存在的短板,并从加强计量认证、检验检测、中试平台、创新载体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随后,万源市润雨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项能鹏、通川区蒲家镇钟庙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徐涛、四川华百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林、宣汉盛源中药材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东、四川康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朱家平等企业代表就特色优势品种长期稳健选育、“订单式种植”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解决产地初加工(炮制)标准与能力不足问题等方面开展了经验交流。
科技特派员代表徐德与邹松松提出:要强化种业创新,聚焦道地药材品种选育、提纯复壮与标准化繁育;要推广实用技术,在规范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林下生态种植、产地初加工与炮制等方面提供“菜单式”指导。
达州市科技局代表赵倩详细介绍了“特派员与企业精准匹配、双向选择”的创新机制,表示将为特派团与各企业构建对接桥梁,并提供资金支持以保障服务实效。
市林业局生态修复产业科科长李兴文提供了林地资源数据,为林药融合拓展空间描绘蓝图。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达州市中药材科技特派团建设与服务阵地发展绘制了清晰路线图。政、校、研、企四方力量在我校“共商、共建、共享”,标志着达州市在推动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迈出坚实一步。依托科技特派团的桥梁作用和服务阵地的支撑功能,达州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必将转化为强大产业优势和经济动能,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贡献独特“达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