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Publisher
争一流、比雄心、晒成绩、拼干劲⑤临床医学院:拼搏双高、争创一流,在高质量发展赶考路上取得佳绩
编者按:砥砺奋进结硕果,接续奋斗谱新篇!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学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对标竞进、冲刺双高、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省级“双高”建设、改革发展、社会服务和基层党建、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各二级学院在学校“高质量发展赛道”中跑出加速度,赛出新成绩!为全面展示我校近年来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特推出“高质量发展赛道中的系列成就”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各二级学院“争一流、比雄心、晒成绩、拼干劲”活动成果,充分展现全校师生砥砺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心聚力,笃行不怠,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临床医学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委、行政各项决策部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在推动学校“双高”建设、联系服务师生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形成了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全院师生勠力同心、踔厉奋发,以拼的干劲实的作风加快推进各项建设。
一、党建引领强堡垒,红医精神育仁心
近年来,学院党总支在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培育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基层党组织治理、服务教育教学能力大为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获得“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集体”,团总支获“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2023年获达州市“学习强国”优秀学习管理组,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心育仁心”被评为校级党建工作品牌、标杆院系建设获校级党建“双创”优秀等次。
学院用好红色资源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实践。讲好红医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川陕苏区的红医精神、红军精神培养医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职业素养、责任担当意识,践行建设健康中国初心使命,为川渝万达开地区、老区培养群众健康“守门人”,以健康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总支以党建带团建,按照医学人才培养特点,汇聚学校地方合力,着力提升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院坚持学生活动专业化特色化,积极构建综合素质育人体系。组建“党心育仁心”师生爱心医疗志愿服务队,持续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乡镇、社区开展医疗下乡活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弥补了学校实践育人薄弱环节。近3年,培训乡村医生近千人次,开展义诊及健康咨询宣传20余次,受益群众近5000人次。
二、奋楫笃行拼干劲,双高建设结硕果
2021年,由学院牵头的临床医学专业群确定为省级“双高计划”培育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群。学院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精神,吹响了双高建设集合号。到目前为止,完成了中期验收评估报告撰写上报等工作。自从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临床医学院获得的省部级标志性成果有30余项,为学校双高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社区健康教育大讲堂”为教育部“能者为师”特色课程;“针灸学虚拟仿真项目”为四川省2022年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获得“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集体”称号;联合主持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承办四川省乡村振兴项目——“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培训”。
在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教师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个赛项中,学生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 14项;在2023年“天堰杯”全国职业院校中医临床、中医康复学生职业技能展示活动,学生荣获针灸技术专项第二名的好成绩,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项;在2023年“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学生获二等奖;2023年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获二等奖。
三、改革赋能促发展,三全育人见成效
党总支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5纵4横”三全育人机制。纵向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团总支、辅导员、学生干部五级贯通的育人体系,横向建立教师队伍、管理队伍、领导、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培养德技双馨医卫人才根本任务,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同“仁心仁术、大医精诚”有机融合,将弘扬传统文化、家国一体和抗疫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思政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多方合力的“三全育人”新格局。临床医学院为校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全视域下医学生培养路径探索”立项校级课题,“革命老区高职医学生岗位素养提升新实践”为校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学院全方位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立足课堂教学,优化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专业特色讲座“杏林大讲堂”已开办3年19期,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讲出“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为师生和基层群众做好健康服务和卫生健康知识宣讲。
学院以“双高”建设为引擎,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群建设质量,与合作医院(企业)联合修订医卫人才培养方案。在医学生各个学习阶段,通过医院见习、三下乡、义诊等实践活动,了解群众常见病,培养职业认知感,增强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意识。“课堂、医院、导师、学生”四结合,利用双方在产学研用以及各自的优势特色,构建“双主体双循环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出有“温度”的具备较高职业核心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科医学人才。
四、粉笔丹心铸师魂,学生成才引路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临床医学院广大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创新教育方法,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坚守崇高师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学院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张晓玲教授,四川省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从事医学教育实践数十年来,她探索出以党建“双创”工作为载体,做到党建与教学、科研同向同行,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新时代党建工作新路径。
儿科学教授熊雪芹,获得过达州市教育局“弘德育人廉洁从教”先进个人,为学校“教学名师”,具有感染激励学生的人格魅力,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蒲梅、吕莎莎、冉大清妇产科团队获得“2022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团队负责人蒲梅在妇产科教学中建立的“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培养守医德、懂医理、精医术的医学生提供了创新教法。
杨鹏、张毅获得2023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临床技能赛项三等奖2项;杨鹏、刘梅、张毅、余香内科团队,蒲梅、吕莎莎、冉大清妇产科团队,熊雪芹、蒋亚轩、杜婧儿科团队分别获得2023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临床医学院着力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技能,不断形成勤练技能、提升技能的良好氛围。近3年,谭峻异、李璐、唐小妹团队指导学生参加首届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口腔修复工艺赛项,获一等奖 3 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 3 项;赵显琼、涂江、鲜耀淇等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康复治疗技术赛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团体二等奖1项;左叶、李德科、刘晓勤、李小斌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参加 2023 年“天堰杯”全国职业院校中医临床、中医康复学生职业技能展示活动,学生荣获针灸技术专项第二名的好成绩;杨鹏、余香、杜天团队指导学生参加首届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临床技能赛项,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 2 项。
柏涛、张静、许德东、王拯纲等荣获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最美辅导员”称号,他们爱生如子,十数年如一日坚守思想政治工作一线,是大学生口中的“涛爸”“静姐”“东哥”“纲哥”。
学院教师们潜心教书育人,立足三尺讲台做贡献,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律的信条,把教书育人当作神圣的责任,他们以榜样的力量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群像。
下一步,临床医学院将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学校党委关于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坚持标准不降低,劲头不放松,把主题教育同各项工作相结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围绕双高建设等中心工作,不断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向全校师生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