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Publisher
暑期无休创双高 对标竞进争一流(四)
盛夏达州,骄阳似火。原本用来休闲放松的暑假时光,成为达职院人追梦奋进的黄金时段。
尽管正值酷暑高温期,校园里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广大教职工本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放弃休息,坚守岗位,以积极主动、奋发有为的状态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毅然奋战在“双高建设”第一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力,为建成“‘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万达开先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成渝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等“一校一中心一高地”接续奋进。
以下是师范学院、现代护理学院、智能建造学院、数据文旅学院等单位用汗水和努力刻画的精彩暑期生活。
师范学院:教学党建两手抓,奋战“双高”正当时。师范学院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强弱项、补短板、固基础,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主动谋划,全体职工战高温,斗酷暑,持续推进十项“双高建设”暑期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圆满完成达州市2022年度市级学科教师培训工作,达州市全域中学历史、体育、化学三门学科150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二是积极推进、全面完成第四轮全员聘用工作,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三是积极备战“四川省高等学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基本功展示”两项省级技能大赛;四是完成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套、学前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标准44门;五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四川省2022年第五期考评员”申报和培训,17名教师已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婴幼儿照护、职业培训师等考评职业工种的申报资格审核,正积极准备8月底的考评员考试;六是推进校级示范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典型案例的申报工作,1个示范专业、2个教学团队、2个典型案例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七是组织专班,积极推进,初步完成师范学院党总支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方案的材料撰写;八是初步完成《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的撰写;九是初步完成《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和审批表》的撰写;十是有序推进2019级就业工作,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帮助七大类未就业学生就业。
现代护理学院:着力提升内涵推进“双高建设”。现代护理学院先后于7月12日、7月23日召开暑期双高建设工作安排和推进会,将学校十大项目中涉及现代护理学院和临床医学专业群中现代护理学院负责的7.8.9三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按照时间节点划分、落实到具体人员。全院23名专业教师暑假全程全身心投入学院双高建设中。目前,已修订护理等人才培养方案5个、基础护理等课程标准15门、护理等专业标准2套;已完成老年照护职业能力标准建设1套、2022年“1+X”证书试点实施方案1套、护理岗位能力分析报告2套、现代学徒制教学资源及目录编写1套、3+2教学法及实施方案1套、实验室改扩建方案2套、在校学生护士考前培训计划1套;已完成《“一主线、两融合、两服务”老年护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典型案例》撰写,并作为典型案例推送至四川省教育厅评估院;已做好生命教育科普基地面向7-12岁青少年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以及应急救护培训前期准备工作;打造《生理学》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启动编写《生理学》等活页式和手册式教材5门;组建老年护理等2023年教学能力大赛参赛团队5个,各团队已完成初步教学实施报告;与渠县宕渠护工联合编订《老年照护常用技术手册》;培训了育婴员培训120余人、养老护理员50余人、开展社会培训600余人次。
智能建造学院:夯实基础抓重点,创新方法求突破。根据学校2022年暑假期间“双高建设”任务安排,智能建造学院坚持放假不休假,确保“双高建设”任务及相关业务工作如期完成。一是圆满完成2022年高级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学员通过率为87%;二是完成了2021年党总支校企党建结对活动方案的制订和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申报(样板党支部)工作;三是选定达州市建设有限公司作为校企党建服务示范基地,拟定了校企党建服务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完成了校企党建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的申报工作;四是及时修订了专业建设标准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标准1套、2022级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套、地基与基础等课程建设标准25门;五是完成了现代学徒制“省级工法”典型案例和佐证材料1个、1+x(BIM)建筑信息模型实施工作方案1个、现代学徒制实施标准各1套;六是完成了教师技能大赛教学团队申报、“一带一路”职业技能大赛学生暑期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报名工作;七是完成了工程技术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2020-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工作诊改方案、部分钢筋工和测量员题库建设、2022年第二期高级工程测量员培训和鉴定方案、学院“十四五”子规划等工作;八是安排3名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训练45天,老师们的社会岗位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数字文旅学院: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暑假期间,数字文旅学院主要着力全方位弥补工作不足,着力拓展学生实习就业渠道,着力借助平台提升专业影响力。一是通过现场、视频会等形式,组织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老师专题讨论人才培养、教学能力大赛、课堂思政、课堂革命等相关工作;二是积极备赛8月份举行的四川省酒店服务行业工匠杯比赛,对技术文件、学生技能训练指导、服务保障等工作进行反复研讨,充分调动参赛积极性,力争取得好成绩;三是先后与四川锦江宾馆、四川金牛宾馆、成都欢乐谷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实践教学行为更加规范化;四是积极做好“达州巴山青茶产业学院”成立前后相关工作,学院成立后,将按照政府指导、行业参与、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思路,积极对接达州“3+3+N”现代产业集群,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力争成为技术技能人才振兴的“摇篮”、茶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全校教职工将不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紧紧把握“双高建设”历史机遇,练好内功、鼓足底气、对标竞进、争创一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