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Publisher Asset Publisher

Return to Full Page

何以报国?达职学子交出自己的青春答卷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家国情怀如绵绵不绝的河流,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支撑起华夏儿女不屈的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当代中国青年肩负重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多年来我校青年学子心怀家国天下,将家国情怀深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之中,把对祖国血浓于水的情感贯穿学业的全过程,把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祖国的大地、时代的大潮之中,以青春之志与时代同频、与家国共进、与学校相融,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是潜心向学 追求卓越

让每一粒梦想之种生根发芽,长成栋梁之材,撑起独属之苍穹,照亮卓越之旅途,是学校多年来贯彻党的育人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写照。我校青年学子坚守学以报国的情怀,志存高远、明德修身,近年来有30多位学子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专升本成功、考研成功、考博成功!他们中有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杨秋梅、福建医科大学放射肿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肖毓、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罗望月、西南科技大学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晓燕、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黄俊杰、西南科技大学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刘佳、海南医学院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紫薇等等,一代代达职学子用奋斗诠释追求卓越的精神,珍惜韶华、奋发图强,谱写激昂有力、蓬勃向上的青春旋律。

 

是以赛强技,以技报国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校在教育教学中立足高职特色,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劳动技能及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校企合作、技能大赛中锻造新时代工匠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锤炼技能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展现技术、超越自我、匠心逐梦。2022年我校21级会计专业王博、吕柳蓉,李梦绮、何雷艳四个瘦小的女生组成竞赛团队,在中银杯四川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赛项获全省一等奖,之后参加2023年全国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三等奖。

 

2023年以来我校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技能大赛等各级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1项、省级二等奖40项、省级三等奖37项,其中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赛中获三等奖1项。学生们还把竞赛中的决战姿态和精神风貌贯穿到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奉献、奋勇争先,持之以恒,在各自领域争做行业先锋,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绩,作出更大贡献。

 

是守望乡村,师心如光

2016年中国教育报《爱在苗乡绽放》报道了我校2006级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周先巧为孩子建造一间“阳光小屋”事迹,这位来自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中心小学的乡村教师还是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作为85后的羌族女孩,她以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桩桩感人的善举打动了师生和家长。她爱岗敬业,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为民族山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她为学生募集几万件衣物、大批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具,个人出资和募集善款几万元,让1000多名学生和300多户村民受益,被亲切地称为“阳光妈妈”。曾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把爱传递到孩子们心里,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周先巧的愿望。

 

2021年我校12级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宗佳慧放弃产假回到雷波县宝山县中心校学校复课,她多年来为学生爱心付出的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报道。像这样的学生,各学院辅导员们能骄傲地讲上一天一夜,学生们在校期间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坚守乡村,默默付出,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教育岗位,用爱心浇灌一代代莘莘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乡村教育。

 

是自立自强,艰苦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在全国最大的野生菌市场——云南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有这么一位老板娘,大家叫她菌兰,她就是2013年毕业于我校药学专业的李坤兰,因为热爱菌子,大学毕业后来到昆明开始做野生菌生意,现在她和先生俩人共同经营着两家公司:一家菌子商贸公司,一家菌子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同时创立了“鲜菌江湖”品牌,专营菌子,年销售额1500多万元。每年雨季,鲜菌从香格里拉、楚雄等地发到她家昆明店里,尔后又发往北上广深等东部和北部城市,2021年1月,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采访报道了他们的“破旧局,用高招,赚大钱”的故事,李坤兰说她要做云南野生食用菌的李子柒。

 

以创业促就业,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创业实践中实现梦想。邻水贫困生陈伦回乡创办佑旺饲料公司,年产值近3亿;毕业生“90”后村主任高若丹石带头摆渡,“划”出摩梭人旅游致富路,其创业事迹被CCTV-4连续报道。还有苏香园林董事长苏俊华、富昌饲料董事长郭靖等等。

 

是志愿服务,默默付出

2021年我校2010级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万石格被中共凉山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二等功公务员”称号;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2023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柳天宇同学收到来自万源市官渡镇人民政府的表扬信,表扬他在政府“雪亮工程”和社区志愿者服务中恪尽职守,吃苦耐劳;2022级学前教育专业陈俊帆同学收到来自宣汉县第三公路养护管理段的感谢信,感谢他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参与抗洪救灾工作;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周定卫同学收到来自达川区南岳镇神龙社区的表扬信,表扬他在抗洪救灾中挺身而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志”行于乡野,让青年与乡村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总书记的话既是勉励,也是方向,多年来我校组织多个志愿服务团队赴凉山、巴中、万州、万源、开江、宣汉等地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走进乡村助农支教,深入企业调研考察,奔赴凉山宣讲助兴,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红色阵地,求索“青春”何以报国。2022年,我校“逐梦凉山”项目获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2023年我校“习声绕凉”民族学生乡音宣讲团入选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国家级重点团队,“红色达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团入选省级重点团队。

2021年4月,达州乡村振兴学院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启动实施 “千名学子定制培养计划”,开启了面向在校大学生定制培养基层后备干部工作,着力为乡村基层培养懂农业、爱农村、有技术、肯吃苦的乡村人才,用职业教育之力托举乡村振兴之路。先后吸引川渝两地2430名学员参与学习,已有三届毕业生180人到村任职。

 

是无畏生死,勇往直前

2022年11月,我校2015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徐成坤作为中国(四川)第18批援几内亚比绍医疗队队员,结束了他567天援非“抗疫”任务平安凯旋。徐成坤在非洲大陆上用行动诠释了医者大爱,获评几内亚比绍卫生部和中几比友谊医院“援外医疗优秀队员”称号。

 

2020年,我校2005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吴振华主动请缨,作为四川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达州分队成员奔赴武汉。作为护理组长,他所带领的护理小组与医生密切配合,全力奋战32天,累计救治患者84名,创造多项纪录:零感染、零事故、零死亡。荣获“5.12抗疫最美‘男丁格尔’”称号、达州市中心医院“5.12援鄂抗疫最美护士”、先后多次获达州市先进工作者、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每一年我校有2000多名医护专业毕业生,毕业典礼上他们庄严宣誓,不忘初心、舍生忘死、救死扶伤,之后奔赴全国各个地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誓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是携笔从戎,青春无悔

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志士多有投笔从戎的家国情怀。2022年至今我校320余学子“戎”耀变装参军入伍,践行报国理想。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凉山籍学生马三斤入伍内蒙古武警某部队,因表现优异获“优秀士兵”嘉奖;2020级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李俊入伍东部战区,因表现优异获“优秀士兵”嘉奖;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贾青山入伍北部战区,因表现优异获“优秀士兵”嘉奖……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多年来我校聚焦立德树人和时代要求,注重过程培育,厚植爱国报国精神,以开学第一课、党史学习教育、行走的思政课、主题班会、实践育人等多种途径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将爱国之情与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个人奋斗的实践行为,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奋进拼搏,积极投身到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