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Publisher Asset Publisher

Return to Full Page

《四川日报》走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赶考路”——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奋力创建“四川一流、西部特色”省级双高院校


9月27日,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操场上,2023级新生进行军训汇演,同学们英姿飒爽,尽显青春风采。岁月铅华,红色传承,扎根于大巴山的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不断地创新求变中,着力培养“红色工匠”,办好传承红色基因的职业教育,探索出一条西部山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当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为契机,奋力创建“四川一流、西部特色”省级双高院校,创建达州职业大学,早日建成成渝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万达开先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

 

党建引领 铸魂育人

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中需要攻克四校合并后提高凝聚力、现有基础上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在有限财力下推动事业发展这三重难题。

如何破题?党建引领明方向,守正创新谋发展。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隆毅介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从根本上克服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完善党对学校发展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建设。

近年来,学校积极做好试点探索与全面推进、项目创建与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与示范表率、履行职责和主动服务的“四个结合”,实施建设好班子、树立好牌子、培育好苗子、提炼好法子的“四好工程”,建立“三级协同”组织体系、“六位一体”责任体系、“三层并重”考评机制,高质量推动党建示范引领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学校已创建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省高校“优秀支部工作法”1项、省思政精品项目1项、省“三全育人”试点院系1个、省名辅导员工作室1个,建成校级标杆院系5个、“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三全育人”试点院系5个、思政精品项目5项。此外,学校还荣获“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全省高校理论宣讲大赛二等奖1项、第七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演讲比赛高校组三等奖1项。

学校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五育并举”落实在育人各环节;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融入立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

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围绕“中华经典诵写讲”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在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学校教师林媛获得大学教师组一等奖。

 

改革赋能 活力迸发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面对新要求、新挑战,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全校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唯有改革,才能产生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近年来,学校以省级“双高”建设引领,牢牢扛起服务达州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的使命,按照“一年构建制度体系、三年推进重点突破、五年实现一流治理”时间主线,在校内创新实施了内设机构、人事聘任、干部管理、职称评审、绩效分配、绩效考核等“六大改革”。

推动内设机构改革,增强整体办学活力。学校按照“以群建院、以院建校”原则,将原9个教学系、4个教学部整合,新设立12个二级学院,并赋予二级学院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双向互选”机制,并设置AB岗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经过对编制和岗位的再优化,学校一般行政人员岗位较改革前减少61个。

平稳推进干部管理、职称评审、绩效分配三项改革。“能上能下、优劳优酬、多元评价,这是一套互为支撑又环环相扣的正向评价体系。”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蒋伟介绍,在全新的评价体系支撑下,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力促进了学校内涵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改革,在细枝末节处下苦功夫。翻开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近百条“微改革”措施涉及深化教育教学、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面。“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王隆毅表示,学校将进一步以改革创新强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尤其是要通过“微改革”重点解决一批突出难题,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服务发展 产教融合

扎根达州,服务川渝。如何让技能人才培养与川渝地区,特别是达州的产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这始终是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的目标指向。

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省、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紧盯新兴产业,持续健全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广泛开展“定制”教育,为产业“定制”专业,为企业“定制”人才,专业覆盖重点产业比达87.5%,不断为重点产业发展培养并高质量输出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乡村振兴领域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注点,其设立的达州乡村振兴学院已成为学校推行产教融合、服务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在达州乡村振兴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280名新生现场庄严宣誓,气氛热烈。6年来,学院已吸引2400余名学员,已有三届毕业生共118名学员到乡村服务。

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达州乡村振兴学院参与完成的《高职院校乡村振兴治理人才定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习借鉴拓思路,交流互动促发展。“只有在对标竞进中,才能争创一流,进而更高质量地服务发展。”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江介绍,学校主动对标国内优秀高职院校,采用邀请对标学校专家学者到校指导、派遣团队到对标学校顶岗学习等形式,促进全校上下形成赶先进、补短板、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全力以赴拼“双高”搞建设,迎接挑战开新局。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积极开展达州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培养,建设区域职业教育高地,为达州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贡献更多职教力量、提供更为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