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Publisher Asset Publisher

Return to Full Page

打造长嘴壶茶艺研究高地:学校牵头启动“中国长嘴壶茶艺口述史项目”

8月21,由学校牵头中国长嘴壶茶艺口述史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龙和茶城举行。项目旨在整合川渝两地优势资源,挖掘中国茶艺品牌,服务我国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战略。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云,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蒋伟,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重庆大学李金正副教授,二松堂掌门人廖大松,芙蓉门掌门人刘昌伟,龙门派掌门人曾小龙,中华蒙山派茶艺掌门人成昱,省茶协副秘书长牟益民,办公室主任敬多多,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王嫦,重庆大学新闻系研究生徐韵宁,中华蒙山派线上平台负责人杨超等多协会和茶艺界代表参与启动仪式和项目研讨会。



  蒋伟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发言,他指出,在国家大力扶植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进地方特色经济和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深入挖掘中国长嘴壶的历史,研究长嘴壶茶文化的内涵及其未来行业、产业发展,既是对长嘴壶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也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发展。会上,蒋伟与王云、覃中显、李金正等川渝学者就长嘴壶茶艺口述史项目的意义、价值、社会影响和实施策略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一致同意达成三方两地协作协议,共同完成中国长嘴壶茶艺的信息采集和资料整理工作。
  下阶段,项目组将运用录音录像和文字记录等多种手段,以成都为起点,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符合条件的长嘴壶茶艺大师资料,尽快完成长嘴壶茶艺大师的口述史视频录制,并对长嘴壶文化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以研究整理。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国内首部有关长嘴壶文化和茶艺表演大师的权威著作,并予公开发行出版。

四川省内的长嘴壶茶艺宗派林立,百家争鸣,迄今已形成多个派别,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长嘴壶表演从民间茶技发展为专门的表演艺术,充分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也体现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廖氏兄弟、刘昌伟、曾小龙等为代表的长嘴壶茶艺师已成为川派茶艺和成都文化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重庆、贵州、云南、浙江等省市也形成了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长嘴壶茶艺表演。